【在德咨询解读】国家税务总局:平台涉税信息如何报送?10条问答要点与企业应对
发布日期:2025-09-26 11:13:12 浏览次数:
(本文整理并解读自国家税务总局官方文件与问答,供平台企业与商户参考)
重要更正(我们核实后修正)
《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》由国务院令(第810号)公布,自2025年6月20日公布之日起施行(不是“11月1日”)。政府网
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首次正式报送窗口为 2025年10月1日—10月31日(首次报送为第三季度7–9月数据);同时,已在营的互联网平台需于 2025年7月1日—7月30日 报送平台基本信息。上述时间节点为官方安排,请据此调整内部进度。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库
一、本文依据(声明)
本文内容主要参考:
《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》(国务院令)与国家税务总局配套公告。政府网
国家税务总局就“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”的权威问答(10 条常见问答)(国家税务总局官方问答汇编/媒体转载)。本文在遵守不逐字照抄的前提下,对问答要点进行了梳理与实务化解读。北京日报新闻网
二、10 条官方问答的核心整理(含在德咨询解读)
注:下面为对国家税务总局官方问答的要点摘编与通俗解读,便于企业快速理解责任与操作要点(非逐字引用)。
问 1:店铺在《规定》实施后注销,是否仍需报送?
要点:若店铺在第三季度内注销,平台仍需报送该店铺经营者的身份信息,并报送其在当期(如7月1日—注销日)发生的收入信息;若注销发生在第三季度之前(即已结束在季度结束前),则按要求报送身份信息。
解读:哪怕店铺仅经营了几天,也不能“漏报”那部分收入,平台需要按时间段精确拆分并上报。北京日报新闻网
问 2:店铺在第三季度内变更经营者,是否要报变更前经营者的信息?
要点:需同时报送变更前和变更后经营者的身份信息,并分别报送各自对应期间的收入(并在报表中注明各自的“经营开始/结束时间”)。
解读:报表要能追溯到“谁在什么时候负责这笔收入”,平台要保留变更凭证并精确拆分收入区间。北京日报新闻网
问 3:店铺(用户)唯一标识码能否随经营者变更?
要点:不得变更。店铺(用户)唯一标识码要保持长期唯一、可追溯。
解读:把唯一标识码当“店铺身份证号”,经营者变更只在身份字段体现,不得替换标识码以规避核查。北京日报新闻网
问 4: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身份数据报错,如何更正?
要点:发现如“统一社会信用代码”“证件类型”“证件号码”或“国家/地区”等核心字段错报时,应先作废原条身份信息,然后重新报送。
解读:不是直接在线改一改就完事,需形成作废、更正的留痕记录以供税务机关核验。北京日报新闻网
问 5:可以先报收入信息,再补报身份信息吗?
要点:不可以。系统会校验是否已报送身份信息,平台应先提交身份信息,再提交收入信息。
解读:报送顺序有严格逻辑,建议先做“建档”(身份),再做“数据(收入)上链”。北京日报新闻网
问 6:报送主播关系表(服务机构—主播)前,是否要先报服务机构的身份?
要点:需要。报送《平台内直播人员服务机构与网络主播关联关系表》前,先通过身份信息表报送服务机构并标识为“直播人员服务机构”。
解读:先把机构建档,再做关联关系报送,避免关联表出现“无主”问题。北京日报新闻网
问 7:为小程序/快应用提供基础架构的平台,如何报送?
要点:为小程序、快应用等提供基础架构的平台也须报送 小程序经营者 的涉税信息;若小程序经营者本身属于《规定》所称的互联网平台企业,则只需报送其身份信息;否则同样需报送身份+收入信息。
解读:监管覆盖“链条型”平台,不因被动提供基础能力而产生豁免。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库
问 8:主播的“某豆/某币”类非货币收益何时确认为收入?
要点:以非货币收益记入主播平台账户(如虚拟钱包)的时间为收入确认时点,而不是以提现时间为准。
解读:平台不能等到主播提现才上报,这点对直播/打赏类收入影响较大,需在系统中抓取“到账时间”作为确认口径。北京日报新闻网
问 9:平台是否可以在报送时剔除“刷单”之类的交易?
要点:不得自行剔除。平台应按规定报送全部收入信息,不可主观剔除“疑似刷单”的收入。税务机关有比对和进一步核查手段。
解读:平台应上报全量数据,再由税务机关结合技术手段进行甄别;平台自行删减会被视为报送不完整。北京日报新闻网
问 10:境内平台是否要报送平台内境外经营者/从业人员?如何填报?
要点:境内平台对境外经营者/从业人员同样有报送义务;若该境外主体未取得登记证照,应按“未取得登记证照”类别在表单中填报。
解读:跨境卖家并非监管盲区,境内平台是信息报送的第一责任方。北京日报新闻网
三、监管后果与企业风险(官方条款摘要)
若互联网平台企业未按期报送、瞒报、谎报、漏报或拒绝报送,税务机关将责令限期改正;逾期不改正可处 2 万元以上、10 万元以下 罚款;情节严重的,可责令停业整顿并处 10 万元以上、50 万元以下罚款。这类违法情形同时可能触发信用评价、行政通报等后果。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库
四、在德咨询给平台与商户的实务建议(可落地操作清单)
为了把合规风险降到最低,我们建议平台与经营者按下面清单尽快自检并整改:
平台企业(运营方)
时间表与责任人:立即确定首次报送负责人与时间表(参考:7月1–30日平台基本信息;10月1–31日首次身份+收入报送)。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库
建档优先:先完成平台内经营者与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核验与建档(身份证/营业执照/唯一标识码),确保“身份优先、收入后报”。北京日报新闻网
系统对接:与财务/结算/用户系统对接,能按“到账时间”抓取非货币收入(虚拟币/打赏)并导出口径一致的报表。北京日报新闻网
变更与注销流程:梳理店铺注销与经营者变更的内部流程(保留时间戳与变更证明),便于按段拆分收入并按规定报送。北京日报新闻网
留痕与更正机制:发现填报错误(如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错误)时,按“作废+重报”流程留痕并在30日内更正。北京日报新闻网
平台内商户 / 主播 / 个体经营者
及时登记:个人年交易额超过10万元的,按规定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并在网店首页公示营业执照。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库
收入口径一致:合并统计各平台与线下收入,严格保存交易凭证、结算流水、物流单据等(建议至少保留 10 年以备核查)。
非货币收入注意:打赏/虚拟货币等以“到账时间”为收入确认口径(非提现时间)。北京日报新闻网
五、发布/沟通给客户的建议文案(快速版)
亲爱的商户/合作伙伴:
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平台企业从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报送平台内经营者的身份与收入信息(首次报送为第三季度数据)。请认真核对店铺身份、及时办理登记并保存好交易凭证。如需我们协助梳理报表口径、搭建内部报送流程或完成报送演练,在德咨询可提供一对一合规服务。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库
六、我们为你能做的(在德咨询服务项)
报送口径与表格填报指导(含“身份先行→收入次之”流程)
跨平台收入合并口径与账证留存方案
系统对接建议(如何抓取到账时间、虚拟账户变现等数据)
发生错误的更正流程演练(作废+重报)与税务沟通支持
结语(要点回顾)
《规定》已于2025年6月20日公布并施行;首次平台内身份与收入信息的正式报送窗口为2025年10月1日—10月31日(报送第三季度数据)。请以官方时间表为准,尽快启动内部准备。政府网